音乐和我(一)

这该从何说起呢。我正式有意识地听歌很晚了,那是14年的秋季,也就是我上初三的时候。为什么那么晚呢,上小学的时候在车载收音机里听到一些流行歌曲,情情爱爱呀,我母亲就让我父亲立即关掉,我心里默默想,就这样的歌,我还看不上呢。于是觉得华语的流行歌,属实没有意思,造作而空洞。

我小时候很怕人唠叨,曾经站着被小学班主任连续训话半小时就会一头栽倒。训话无非旧账新账颠来倒去,几万字不离那两三句,但两三句偏能膨胀成汪洋大海,总令人心中感叹白话文竟能够如此冗杂,能被如此糟蹋…总之很怕重复,让我一动不动站着我必抖腿甩手扭脖子,让我一遍遍做一样功课我必定开小差,小差套小差,思绪一层一层飞离,最终忘记最初的目标。如若听歌总是情情爱爱咿咿呀呀翻来覆去黏成浆糊,我可真受不了,那是慢性自杀。

如今我想明白了,那叫没有力量。不知道为什么要有力量,是内心没有需求,没有需求,何必唱歌。内心没有力量而唱出来的歌,我何必用心去感受?

是的,我把音乐看得很重。我把音乐视作精神的传递媒介。你不仅仅是面对着歌词、节奏与旋律,更重要的是你面对着一个意志,它在倾诉,而如果你愿意敞开心扉,你们甚至能促膝长谈。找到一首能触动你的歌,何尝不是一次幸运的邂逅。一次次微小的幸运就像一点点星火,点燃了人的心魂。没有这一点点的幸福,漫漫长路,心中会是何等苦涩。

真的很奇妙。有时候就像是跨越时空的相遇。尽管现实中作者已日暮西山甚至早已不在人世,但在歌中他与你一样风华正茂。他有话要对你说,你愿意听,听了之后你甚至想说更多…不受时空拘束与言语制约的知音,莫过于此。

莫过如此,我看艺术作品的目光。对话,交互,沟通,怎么说都好,享受艺术作品是心灵相交、心意互通的过程。它们不是死物,艺术作品是有生命的,正如我们每个人一样。而艺术作品的生命,是可以无限扩展的。正如人类文明的延续,民族精神的传承,文化艺术也是薪火相传的。上面提到过力量,正因为有力量,它才能进入人的内心,才能在人心之间传递,将素昧平生的人们的心连结在一起。最美丽的声音,莫过于人们一起唱一首歌的声音。你知道你从不孤单。

找到力量,找到力量…来克服恐惧。恐惧它刻在骨头里,常在阳光下被忘记。承认恐惧,体验恐惧,克服恐惧,在某种意义上。中国的传统观念不愿直面负面的事物,可高下相盈,音声相和,避开负面谈正面无非是怯懦,显得猥琐罢了。

我听的第一首歌是Jamie N Commons的Wash Me in the Water,很有力量。秋季水枯,外婆家旁的水库水位回落,露出大片土地。沿溪而下,越过树林,踩上松软的沙地,抬头望山际暮光流转,低首水光粼粼,风吹拂,第一次感觉天地之间如此纯净安详。刹那间,我发现了我自己,伫立于天地之间,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与土地的连结。我想在水中洗净自己,像这天地般纯净,那该有多好。

这重击了我,像是启蒙,有了“自我”的概念,世界在我的目光中变得不一样了。我开始听许多歌,看一些小说与诗,思考自我存在的意义。我不再是一个被压抑着只知道学习的初中生了。所以我说音乐塑造了一半的我,好像有那么点道理。

因为起初华语流行给我的恶劣印象,我一开始几乎不听华语歌。之后碰巧在电视上看了不知第四十几届的格莱美(从那一届之后我觉得都味同嚼蜡),顺带着听了听一些欧美流行与摇滚等。有很多等待我去探索,过程挺令人兴奋的,还抄录歌词学着唱,这是纯粹的快乐。头两年听的歌我还摘编成歌单存了下来,多年后回头去听,挺有意思的。